作者:王昌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相关资料图)
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的主要着力点和紧迫任务。近日出台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从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主要任务,并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了具体措施,着力构建“1+N”政策体系,对恢复和扩大消费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扩大消费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
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条件、外部发展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影响,总体看我国已经转向以扩大居民消费为主扩大内需、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
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呈现较快恢复的趋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但进入二季度后,消费恢复势头趋缓、动力不足。4月、5月、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8.4%、12.7%、3.1%。从结构看,主要是接触性消费恢复较快,但家电、家具等居住类消费恢复不足,消费持续恢复的压力较大。
恢复和扩大消费是扩大总需求的必然要求。总需求不足尤其是国内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受世界经济调整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速演变等因素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我国出口增长压力加大。从投资看,尽管我国投资仍有较大空间,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减弱,依靠投资稳增长的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在继续扩大有效投资的同时,加快扩大消费需求,形成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民经济循环。
扩大消费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一般而言,在工业化、城镇化初中期,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需要加大投资,经济结构中投资的比重高,主要通过抓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但在进入中等偏上和高收入国家后,供给基本上能够满足需求,经济结构中投资的比重下降,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2022年我国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7.3%、39.9%和52.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人均GDP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值,总体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优化提质期。
二、我国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强大国内市场优势不断显现。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国跨进高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巨大的消费潜力将不断释放出来。
一是大宗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近年来,受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增长趋缓,但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特别是结构性增长潜力巨大。以住房消费为例,目前我国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中的约1.72亿外出农民工和新入职员工购买住房的消费愿较强,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体改善性住房需求较大。同时,保障性住房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不足,需求潜力还较大。
二是服务消费潜力大、空间广阔。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社会群体对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学习型社会将基本形成。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健康需求不断上升的大趋势下,健康服务消费将快速增长。我国正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日益成为高频次的日常活动,旅游需求的内容更丰富、层次更多样,交通服务等消费支出水平将有较大提高。随着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等变化,居民家政服务消费支出将不断上升。总体上看,当前我国正处在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变的时期,教育、健康、文化旅游、体育、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三是新型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近年来,我国数字消费快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数据等技术迭代应用,将推动数字消费进一步发展,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扩大绿色消费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今后一段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相关政策的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健康绿色食品等绿色消费将快速增长。
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恢复和扩大消费还存在一些堵点和制约因素,需求潜力巨大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此外,消费政策和体制机制不完善也制约了消费潜力释放。
三、多措并举全面恢复和扩大消费
要适应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回应社会不同收入群体对消费的关切,着力把扩大消费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先位置,以激发经营主体动力和活力、稳定就业为基础,以提高社会保障和收入水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等为重点,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一是要促进重点领域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持续推动接触型聚集型消费恢复。加强特色民宿、演艺活动等消费场景创新,推动城市消费商圈改造升级,科学布局社区消费网点,增加有效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推动餐饮、商贸、旅游等消费需求。促进大宗消费稳步恢复和扩大。鼓励限购城市增发购车指标,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发展公租房、长租房等住房租赁市场,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家电、手机等电子产品消费“以旧换新”,推动绿色智能家电家居、绿色建材下乡。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增强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制定出台生育支持措施,释放养老托育消费潜力。加强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推动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制定家政教育、家政培训等新业态服务标准和规范,扩大家政服务消费。
二是要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通过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不断巩固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稳定就业预期,增加“能消费”的底气。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提振民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信心,增强全社会对就业、收入持续增加的信心。
三是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加有效供给扩消费,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扩消费,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扩消费。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培育更多知名品牌,提高供给对消费的适应性。完善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监管机制,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提质扩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机制,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水平。
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14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潜力释放出来,中国经济的巨轮就有持久的动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8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