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风筝是一种民间流传的习俗,清代黄惺庵的一首《望江南百调》写道:“扬州好,胜日爱清明。白袷少年攀柳憩,绣鞋游女踏莎行,处处放风筝。”一般来说,只要有风的天气和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放风筝。因此,应该是一年四季都能够放风筝。那么为什么在清明节前后流行放风筝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海滨的沙滩上放飞风筝。朱华南 张彤彤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民俗学家徐艺乙研究风筝多年,他认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放风筝是在春天里进行的。歌谣云:“杨柳生,放风筝;杨柳死,踢毽子。”虽然这种传统风俗习惯的形成,有相当复杂的历史原因,然而,从客观上看,起主要作用的还应是天气状况和农事。
放风筝的首要条件是风。气象学认为风有三类:局部地区型、全球型和偶发型。以第一种类型风最适于放风筝。因这种风是在小地区内形成的,基本上不受地球旋转的影响。在我国,春秋两季的风向稳定,风速比较适中,经常产生缓缓的上升气流,而且气温适中,适宜户外活动。所以,春秋两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期。
风力的大小与放风筝有着很大关系。一般说来,当风力在2—6级时,可以放风筝。风力在2—3级时,可以放飞面积在0.1—0.5平方米的小风筝;风力在3—4级时,适合放飞面积在1平方米左右的风筝;当风力达5—6级时,只能放飞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的风筝,一般的中小风筝在这样的风力下会被风吹坏。所以,沿海地区的风筝规格都比较大,显得粗放、纯朴;而内地流传的风筝规格较小,显得精巧、玲珑,这与风有着很大关系。
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徐艺乙表示,清明放风筝与传统农事也有极大的关系。
农村放风筝,一般都在田中进行。在种麦地区,麦子要过了清明才分蘖(niè,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发棵,“清明到,麦秆叫”。据农业专家研究,分蘖前的麦子不怕踩,如踩的话,对发棵、拔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分蘖后的麦子便不能再踩了,因为麦子在分蘖后,茎干均已长成,如这时再到田中放风筝,会踏坏田禾,使麦子产量降低。而在产稻地区,清明已是大忙时节了。所以,在广大农村中,放风筝的活动一般在清明前后即告尾声,最晚的也只到立夏为止。
此外,在古人眼里,清明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在有些地方,人们有灾或有疾病时,便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待风筝放上天后剪断引线,让风筝随风飘去,认为这样便可以放走晦气,交上好运,消灾祛难。
春日放风筝。 史康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这其实在医学也是可以解释的。在春日里放风筝,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的好处。因为,冬天里人们久居室内,气血郁结、精气封藏,往往内热积聚,代谢减弱。当春天到来时,人们沐浴着阳光,在芳草如茵的野外放风筝,呼吸新鲜空气,舒展四肢筋骨,既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扩张毛孔,有利于泄热散郁,又活动了筋骨和臂腿肌肉,增大了肺活量,有助于促进代谢,增强身体素质。
还有人提出,清明节吊唁、悼念逝去的亲人,因而把风筝当作“到冥界催回灵魂”的一个象征,把风筝飞上高空,有两个的含义:一是飞得高可以遥望逝者;二是可以把祝福传送给他。
宋代以后,放风筝逐渐变成了春分时节、尤其是清明节的习俗。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放风筝的画面。明清时期,关于人们清明放风筝的记载就更多了,如明代《永平府志》载:“清明时节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树子儿赌胜负,童子用纸为风鸢引绳而放之。”清人潘荣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望盒,轮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在和煦的春风里,让我们走到户外,陶醉在大自然中,享受着放风筝的乐趣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编辑: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