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 >  >> 
独家述评|荡马路,发现城市新美好

时间:2023-08-04 15:14:31    来源:新民晚报

南昌路168弄,口袋花园里,“长”出一朵朵可爱小花。

毛茸茸的它们,不是真正的花朵,而是青年艺术工作者罗胜天的手工毛绒作品。随着时间推移,建筑切面与道路边角总不可避免会出现破损。罗胜天尝试用浪漫的方式,修补这些可能变得尖锐的缺口,提示潜在危险、防止磕碰的同时,也让世界重新圆润可爱起来。

用羊毛毡为街角缺口打上“补丁”,被称为“花花补丁计划”。8月3日,上海首届“马路生活节”拉开帷幕。包括“花花补丁计划”在内,多达200项缤纷活动,将以黄浦为圆心、辐射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让更多人切身感受到城市烟火气中的点滴美好,为市民带来全新的商旅文联动消费新体验。


(资料图片)

青年艺术家发光计划、摄影展、下班音乐闪送、纳凉游园会……这几天,在黄浦区的数十条马路上,你可能会邂逅不一样的风景。南京路上的永安百货,已见证上海百年沧桑。昨晚,喧闹人群中响起悠扬的萨克斯,一场露台音乐会拉开帷幕,岁月变迁与生活四季都化作音符,将这座百年建筑叮咚奏响。新天地旁的淡水路,是一条拥有丰富业态的背街小巷,青年创作者们正在用“诗歌刷街”,写梧桐叶、写理发店、写咖啡、写信箱,将生活琐碎铺成诗意风景。

为什么会将生活节搬到马路上?本次活动负责人赵彦说,马路是城市人群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一个地理单元。它很小,一个路口接着一个路口,却承载着人们的出行、社交、消费、生活。“我们希望生活的美好片段,在大家的‘附近’发生。我们不是要做一个都市里的奇观,而是在每个人的身边发生关系,随手可及。”

一直以来,马路也被诸多规划者们视为城市中主要的公共空间和重要“器官”。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道,“试想,当你想到一个城市时,你脑中出现的是什么?是街道。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有意思,那么这个城市也会显得很有意思;相反,如果街道看起来乏味,那么城市也会显得乏味。”

一条有活力的马路,不仅有行人,也要有众多观看者。City walk最近悄然兴起,事实上,上海人喜欢荡马路,由来已久。“巨富长”的时尚潮流,安福路的艺术氛围,大学路的青春气息,甜爱路的浪漫涂鸦……荡马路、兜商店,是上海人的生活乐趣。

梧桐树下的街角巷尾,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处,也藏着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魅力:秋夜,杨浦区四平路上,除了斑斓树叶外,还有一首首趣味小诗投影,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冬日,浦东锦绣坊的栏杆上,编织爱好者们用巧手为它们“穿”上别致的毛衣,暖意融融……

“一条马路拥有自己的文化调性很难。它的生长需要不停迭代,要很多人用脚投票,让这条街上长出好吃的食物,长出有个性的店,还需要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在本次马路生活节“诗歌刷街”项目负责人怀素看来,上海就是一个需要无限探索的城市,拥有特殊的马路文化。

随着城市发展,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品质需求不断提升。上海重视对马路空间的设计,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2016年,《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街道设计导则;随后,这些设计新理念,也落实到标准层面加以推广。用绣花一般的功夫治理城市,一条条马路街道,也是落脚点。

这次马路生活节,200多处散落的活动,像是一个个看不见的链接。主办方链接线上与线下,青年艺术家链接作品与观众,市民游客链接艺术与生活,这座城市,链接烟火气与新潮流。

标签:

热门推荐

X 关闭

X 关闭